一件被誤找九宮格分享判為勒方锜所書的陶方琦信札–文史–中國作家網


要害詞:名人手跡

壬寅初夏,友人賜下韋力著《著硯樓清人書札題記箋釋》一冊。長夏得暇,開卷拜不雅。首篇為“勒方锜致邵友濂”,進修中檢索了一些材料,發明這封信札的作者并非勒方锜,而是還有其人。

此札圖版(圖①)和釋文如下。

圖①

小村三哥年夜人擺佈:

前奉到寄卷一冊,適因嬰冷,臥病旬余,頃已閱畢,先行寄呈。不知前課卷已收回否,此卷頗博贍,惜少裁制,然齋中亦高才生也。弟伏臘故園極所牽掛捆紮。彭芍丈以局事籠絡,尚不得回1對1教學,為之心惄。仲葊家兄到滬否?抑反越詣葬否?久不得其寄字,甚念之。冷夜呵凍。不恭。敬請

勛安,無任依溯。

世弟制方锜磕頭

潘景鄭題記中云,“此札上署款小村者,未知何人”。韋力則在“箋釋”中以為“此小村為邵友濂”。2020年12月,《文報告請示》“文匯學人”版註銷瑜伽教室《潘景鄭也寫錯的“苔岑”》一文指出:

“仲葊家兄到滬否?抑反越詣葬否?久不得其寄字,甚念之”,其“葊”與“葬”字似都不確,“詣葬”似乎也不詞。管見此二字實即統一字而書寫有異,看字形疑即“蒯”字之異寫。姑就以“蒯”字為說,“仲蒯家兄”應即這位“小村”的二兄……以我這種懂得,此箋的“小村”就不太能夠是邵友濂了。由於看到一條資料,說余姚人邵燦有三子,宗子邵曰濂,官至太堂寺正卿,次子早殤,三子即邵友濂。

依照書儀“家兄”是自稱,而不是對人稱。此札“家兄”是寫信者本身的親戚。且說起家兄“反(返)越詣葬”事,與寫信者署款中“制”字正相照應,與受信人邵友濂毫有關系。

我細讀了書中供給的一些材料,又生別的的疑竇。一是勒方锜(1816—1880)比邵友濂(1841—1901)年夜整整25歲,稱邵為“三哥”分歧常理;二是札中說起彭芍丈即彭祖賢(1819—1885),與勒屬平輩且還小三歲,被勒稱為“丈”,也分歧常理。第三,我查找到勒方锜的筆跡,與本札比擬,差異太年夜。

圖②

這封信札的署款很是特性化(圖②),盡年夜大都人會以為署款是“方行”或“等行”甚至“方乃”。我頗為猜忌,此札裱件外某處或有“方锜致小村”之類的附識,潘景鄭也是看到后才聯想到勒方锜。我把此札和一些疑問發給了王家葵傳授。他給出了一個可謂“燈下黑”的線索——此札花箋上有木板水印的筆跡——“守如上言”和“麓云仙館主人自制箋”!

我先檢索“守如”。只查到清代有一位不太知名的畫家金鴻保,但金氏書法與本札的書法,顯然不是一路。再查“麓云仙館主人”,發明有一位湖南郴縣人陳守愚,曾于清光緒八年(1882)在寧鄉刻過《麓云仙館圖題詠集》一卷。湖南話中,“守愚”和“守如”是完整雷同的讀音。是以,這件“守如上書”花箋的制作者為陳守愚無疑。

檢索《麓云仙館圖題詠集》中作者諸人,赫然發明此中有一位“陶方琦”者。陶方琦(1845—1884),字子縝,一作子珍,號湘湄,浙江會稽(今屬紹興市)人,光緒二年(1876)進士,授翰林院編修,出督湖南學政。再檢索其家族信息,發明陶氏兄弟有陶方琯伯英、陶在銘仲彝、陶祖培少貫、陶方琦子珍、陶在恒南常等,均名噪一時。

圖③

《潘景鄭也寫錯的“苔岑”》一文中談及的疑字,并非“蒯”字之異寫,而是與“彝”字筆畫和書寫年夜體雷同(圖③)。先前未能被認出的那位“仲?家兄”,定是陶在銘(仲彝)無疑。

陶方琦研討許慎和“說文”,撰有《許君年表考》。我在往年7月長沙舉行的“舜水湘波——晚清湖南學政與書院文獻展”中,查到陶方琦致朱逌然信札一件,與致“小村三哥”札喜用“篆化”之古寫的字例很是相似。

至此,致“小村三哥”札的書寫者本相年夜白:乃是會稽陶方琦。

陶氏于光緒五年(1879)四月任湖南學政,其應用的“守如上言”花箋,應是本地文友陳守愚所贈。光緒六年(1880)六月,他因丁憂守制卸任返鄉。札中有“弟伏臘故園極所牽掛捆紮。彭芍丈以局事籠絡,尚不得回,為之心惄。”如此,意思是他很想回籍,但湖南巡撫彭祖賢以“局事”(修通志局之事)相“籠絡,尚不得回”。是以,這封信札是陶方琦在光緒六年六月卸任之前所寫,據札中“適因嬰冷,臥病旬余”“冷夜呵凍”等語,知此札系年當為光緒五年底到六年頭之間。

教學續查探陶方琦信息。在《清史稿》中有關于陶方琦的記載,附于李慈銘之后。陶方琦于光緒六年六月回籍守制,光緒八年秋受湖北巡撫彭祖賢聘任,任《湖北省通志》總編修,持續從事“局事”。陶方琦在服丁憂父(母)喪期滿后,于光緒九年(1883)秋進京復職,不意同年十仲春間(1884年1月),忽然染病,于北京居所謝世。

韋力以為“此小村為邵友濂”,未給出論據。遍檢此札的各類信息和參考資料,暫未找到陶、邵二人直接來往的證據,但可彌補干證如下:一是彼時號“小村”者,除邵外尚未見到其別人。據《余姚邵氏宗譜》,“友濂”下寫明:“元熙繼子,行三”。與“三哥”相符。二是陶方琦訊問“仲彝家兄到滬否”,查邵友濂行跡,此年為蘇松太道瑜伽場地道臺駐守上海。第三,陶、邵二人有配合的友人樊增祥。第四,札中言及“課卷”事,邵友濂曾介入上海格致書院(創立于1874)的講授和正課命題,“課卷”事能夠指此。總之,除非有其他過硬的資料證明“小村講座場地三哥”還有其人,我批准韋力的見解,“小村”為邵友濂。

更進一個步驟,還可聊下魯迅與邵洵美的關系。同治六年(1867),浙江鄉試中式的山會籍27人中,有陶方琯、陶方琦,魯迅的祖父周福清,以及周福清的妻弟孫琥銘。而陶方琯、陶方琦的小妹又是孫琥銘的長媳。陶方琦與邵友濂是世交平輩關系,與周福清是同年、姻親關系。是以,周福清的長孫周樹人(魯迅)和邵友濂的長孫邵洵美實在也是平輩關系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