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登场,精神头就来了”
“越是假期,我们越忙。这几天,我们一天要演出好多场,虽然有些累,但看到游客鼓掌的时候,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2月13日,大年初四,刚演完一场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短剧《妇救会》的杨素华,边收拾道具边告诉记者。
61岁的杨素华,是沂南县马牧池乡马牧池北村地地道道的农民,她现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——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《沂蒙四季》艺术团演员。
杨素华从小就喜欢唱歌,在地里干活也要唱两句。2021年2月底,《沂蒙四季》艺术团招聘演员,杨素华前往应聘,端庄的仪表与清亮的嗓音让评委眼前一亮,她顺利成为艺术团的签约演员。
杨素华坦言,刚开始时,最令她发怵的事有两件,一是不会表演,二是普通话中夹杂方言口音,“老师常笑称我说的是‘沂普’。”
那段时间,别人休息了,杨素华就瞅机会加班练。自身勤勉,外加导演、同事帮助,杨素华的表演水平得到很大提升,“沂普”味儿也少了许多。现在,不论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短剧,还是《沂蒙四季》山村剧场演出,她都能很好地完成,从村民变成了一名“演员”。
“我家距离景区只有五六里路,在家门口当演员,不仅圆了自己的表演梦,而且提高了收入、传承了红色文化,村里人都很羡慕我。”杨素华说。
由于小戏小剧是室外演出,演出条件相对较差。但杨素华说,演员们依然认真演好每一场戏,“什么热啊、冷啊、蚊子啊,只要一登场,就什么都忘了,精神头也来了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给观众。”
“春节假期,《妇救会》《识字班》等几出剧集在小院内正常演出,除此之外,大家还要在景区的其他节目中客串角色。”杨素华说,这个假期,景区编排了春节版大型行进互动式红色演艺节目《临沂往事——古城烽火》,还结合春节特点,编排了室外情景剧《回家过年》。
革命战争年代,马包養牧池乡的党员群众踊跃支前,留下了一个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。如今,当地群众将这些红色故事用戏剧形式展演,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资源。一出出乡土气息浓郁的小戏小剧,生动讲述着红嫂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。(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郑树平)
吕剧之乡,庄户剧团演出忙
冬日暖阳下,中国红戏台格外明艳。大年初三上午10点整,铜锣一响,伴着坠琴与扬琴合奏出的悠扬旋律,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吕剧文化传承公益岗人员卢秀英一抖水袖,小步快走登上了东营城南庙会的戏台。传统吕剧《李二嫂改嫁》选段一开场,台下便响起阵阵掌声与喝彩声。
舞台一侧的扬琴演奏者孙长胜,是这台小戏演出队伍的领队。他时而含胸收琴,时而轻扬下颌右手拉出琴弦。偶尔,他也停歇下来注视演员,等待为下一句唱腔伴奏。
一个半小时的演出,演员声情并茂,观众沉浸其中。
东营区是吕剧发源地。每到春节,忙活了一年的群众便放下农具,操起扬琴、坠琴,穿上花花绿绿的戏服,唱响百年吕剧。六户镇是东营城南庙会举办地,“村村有好戏”主题演出是本次庙会的重头戏,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好戏不断。
“每年新春前后是庄户剧团最忙的时候,一天两台戏是常有的事儿。”去年,孙长胜自从进了腊月一直在忙,今天一早化好装便乘车来到庙会演出,完成后还要回到牛庄镇东庞社区,“那里还有2000多名居民盼着哩!”
隋修义是最后一个登台演唱的。本想简单收拾一下就乘车返回牛庄镇的他,却被几位戏迷围住了。“传统剧目《姊妹易嫁》中,‘想当初含羞带怒离张家’这段开头我总是唱不好,再教我一遍吧……”面对戏迷的请求,隋修义又开腔清唱。
虽然时间紧张,但看到热情的戏迷,孙长胜还是很开心。他告诉记者,东营区吕剧保护传承发展中心的10位专业演员,经常在农闲时节到镇上,通过组织培训班传授唱念做打本领。每次参加培训,孙长胜他们也会这样围住专业老师。
2年前,牛庄镇设置了21个吕剧文化传承特色公益岗,任务就是传承吕剧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孙长胜从口袋里掏出下午的演出节目表,指着演员名单,颇为自豪地说:“在我们的带动下,吕剧包養網比較爱好者队伍越来越壮大。演员有四五岁的娃娃,也有八十岁的老人。”
“春节期间,牛庄镇21名吕剧文化传承员,将带领13支乡村文化队伍轮番登上40多个农村社区的大舞台、小剧场,把精心编排的108场演出送到老百姓身边。”牛庄镇党委书记马守良告诉记者。(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徐淑霞)
黄河故道传来古桑民歌
大年初三,气温回暖,夏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椹仙小镇也愈发热闹。“翻椹叶(哎)攀椹枝,椹子落了满一地……”一阵悠扬婉转的小调从古桑林树梢掠过,飘进人们的耳朵,时而古朴,时而高亢。这是张显祯带着他的民间艺术团为龙年春节准备的民歌小调,唱的正是这片古桑林。
张显祯是夏津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,十六七岁开始敲架鼓,每年元宵节随队伍走街串巷,如今已是夏津架鼓队的领队,也是这项县级非遗的传承人。除了架鼓,他更多的精力都花在了整理夏津民歌上。“前半生深耕三尺讲台,后半生传承民歌小调。”79岁的张显祯身形消瘦健朗,每场演出从不缺席,“我精神头好得很,过年的节目更不能落下。”
他部队出身,退伍回到家乡夏津县苏留庄镇后屯村,成为当地中学的一位文体老师。这是一个被古桑树包围的村庄,先辈们为了治理黄沙,世世代代种植桑林,才有了如今的黄河故道古桑树群,这是我省首个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”。张显祯在椹果的香甜味中长大,黄河故道桑林的故事填满了他的童年记忆。
退休后,张显祯开始骑着电动车到附近的村庄转悠。“在我的印象里,儿时总会听到母亲哼唱一些非常好听的歌谣,歌词大多反映植桑治沙、农民耕种与嫁娶风俗等。”他找到一些还会唱这些民歌的老人,用手机录下片段。一首民歌往往要找到很多人、录制几十遍才能拼凑完整。之后他再整理出歌词并填谱,一首又一首。
现在,张显祯的“民歌集”已经收录了54首夏津民歌。记者看到其中一首《盼君回》旁标注着“林玉友唱(74岁)”,手机录音播放的是一位老人极为纯朴的嗓音,那是很多人童年包養行情睡前听过的歌谣。从这些歌声中,能品读到黄河故道从古至今的变化,也能窥见华夏悠久的农桑文明。
“人人都说家乡美,怎么比俺黄河故道的景包養網排名色美,千年古树连成片,万亩杂果紧相连……”《黄河故道我的家》是张显祯创作的一首合唱民歌,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化。
这些年,古桑群树影斑驳间,公园内潺潺溪水旁,古桑民歌经由夏津县民间艺术团的演绎传遍大街小巷。他们演得认真,过往游客听得开心。“团员全是来自附近5个乡镇20多个村的农民,年龄在六十岁到八十岁之间。”担任团长的张显祯说,这些民歌唱响包養網了,千年古桑群便有了“诗意的栖居”。(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邓美平)